联系方式
传真:
联系人:曾老师
手机:13769171698
地址:昆明市金马碧鸡金碧商场广场B4区
协会位置
点击查看大图
协会动态
学员心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员心得 >> 太极拳是一种状态学员心得
太极拳是一种状态

    太极拳是一种文化,它里面蕴涵着精神的要素。生活是一种经历,在这个历程中,有许多物质的体验,也有许多精神上的体验,练太极拳就是一种精神的体验过程,非常丰富,有层次,有变化,是一种动态的文化感觉,这种感觉很奇妙。你可以通过非常具体的动作,肢体的运转,意念的活动,体验到非常抽象的文化要素。在那种过程中,你对文化有了一种很“实”的把握,那种感觉使你对人、对自然、对社会、对各种关系,以及生存的状态有了清晰的“和”的感受,使你感到生命状态的清晰、真切、平和与完整,所以说太极拳是一种状态。并且这种状态需要细细体验。

    太极拳有许多作用,可以技击,阴阳交错,攻守兼备;可以健身,强筋壮骨,养气和血,和生命紧密相关。人的生命就是由一个个微观的状态组成了宏观的寿命,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人和环境之间,都组成了不同的状态。状态是由各种实体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健康的、不健康的,太极拳就是优化生命实体以及编织与生命相关的“和谐”的关系方法,所以研究、习练太极拳就是体验一种生命的状态。

    这种状态只有通过一定的方法或角度,到了一定的程度你才能体验。所以练太极拳也是一种多层次的享受。

    “状态”这个东西你体会不体会它都存在。每个人练太极拳都能自得其乐。“得其乐”就是融人状态。练太极拳不存在“刻苦”问题,“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轻灵是什么?自然舒适的状态。很多人不是一开始就有这种状态的。

    无论做什么事,开始是要立规矩的。太极拳也一样。立规矩就是“自我束缚”,拿你目前还不适应的、不熟悉的原则来约束自己。这时候你肯定不能“自如”,但最终的目的是要解除束缚,走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自如,这就是我们练太极拳要达到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渐进的,逐步、有序、连贯地达到的。从一开始就必须有这种立意,“文无品不高”,拳无品也不会高,这个品就是你不能拘泥于一点一滴的技术、技巧,练太极拳应该有境界感,有大境界的感觉。

    有的人说,我练太极拳只是想健身,没有过多的考虑。

    其实健身就是一种大境界。对于人而言,生存是首要的,健康是生命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解决健康的问题是需要大智慧的。很多人在各方面做得很好,但健康问题却不能很好解决。太极拳在这方面思考了很多,也有许多有效的解决办法。它的核心是强调自我的有序与和谐,强调平衡的状态。这种境界是需要“达到”的,不是简单地“练”。

    “练”和“达到”是有区别的。

练是微观的东西,是很技术的,“达到”是微观和宏观结合的东西,有体悟的成分,有很文化的东西。如果在练太极拳时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就更容易达到太极拳的高境界。所以很多外国朋友开始学太极拳,逐渐地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了,也更加深入感受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了。    

中国文化讲“修养”。练太极拳是一种直接的修养方式,这种修养不是说现代社会就不需要了,意义不大了,相反,物质越发达,人的内在的“修养”就越需要加强。

    中国文化的修养指什么?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不是读了多少篇古文之类的东西,是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触及深处的那种。

太极拳作为一种状态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它必须通过练习,通过具体的技术来实现。技术是基石。如果把状态比做一个平台,技术则是构成平台的建筑材料。空想是一无所有的,太极拳的状态是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的生命体验。太极拳的一招一式都是精华所在,都是盛满内涵的容器,要领不正确、拳势不对,不可能达到良好的状态。这不仅需要悟性,也需要“功夫”,需要时间。我曾经听太极拳前辈讲,“太极拳越练心越虚”,心虚了,功夫长了,虚则能容,胸怀大了,人充实了。太极拳是扎扎实实练出来的。

↑上一篇:太极拳浑身皆手
↓下一篇:太极拳是一种武术流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