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太极拳是一种武术流派。“武”是它的重要特性。 中国武术的起源很早,在战国前就有很成熟的技击术。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战争史,在古代,武术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受到战争因素的刺激,发展很快。中国武术就有很多与战争相结合的史料,比如岳飞、戚继光等,以武术训练士兵,在保家卫国中发挥效能。中国武术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它本来作为一种搏击术,却逐渐发展成为强身健体的锻炼体系,太极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武术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从开始就不局限于“技”的层面。求本。什么是本?内在体质的改善,人的精神状态的改善。所以武术强调“武德双修”,要通过习武达到人本的强壮、强大。所以“习武强身”,甚至“习武强种”的口号被大张旗鼓地喊出来。
中国武术的流派很多,各有特色。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委动员在全国范围内对武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掘整理,共理出有完整理论技术体系、有清晰源流的大的拳种l00多个。还有大量散落在各地的具体拳法、器械套路。每种武术流派都有各自特点,在健身上也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少林拳讲究拳禅如一、象形拳以模仿自然界动物的运动方式提高自身的素质;剑术比较轻灵,练习时身心怡和;刀术比较勇猛,气势如虹,练浩然之气。
太极拳在武术中产生、形成的时间很晚,它在理论上更加系统,在技术上也比较多地吸收了众多拳种的优秀之处,特别是在强身、强心方面,具有典型的架构。
太极拳在发展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过程对它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就是在传承中,为了更加适应普通老百姓练习,针对大众人群进行了几次改革,更加贴近社会。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两次,一次是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太极拳比较广泛地向社会传播,从原来的闭门练习、密不外传向社会开放传授。为了更有益于推广,各太极拳流派都对原有的拳架、功夫做了一定的改革。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体委组织专家创编24式简化太极拳。这是一次对太极拳运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性事件。当时国家体委组织有关专家,经过大量调研,在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对动作进行重新组合编成。后来的几十年中,24式简化太极拳是广大群众练习太极拳入门的必修套路。也是目前练习人数最多的太极拳套路,因为它简便易学,效果比较显著。现在各种大型文体活动中,经常有集体太极拳表演,比如在天安门、长城、三亚海滨等进行的万人太极拳演练,多数采用简化太极拳。虽然后来也有过几次对太极拳的简化性套路创编,但在影响上都没有达到24式简化太极拳那么大。
不过有一个问题要特别注意,就是无论怎么变,太极拳本身固有的特性不能丢。这个特性就是“武”,太极拳是一种武术,它的动作、练法、意识上,必须有强烈的技击含义、攻防含义。这一点无论是编排、传授还是练习太极拳都不能丢。没有技击意识,没有“武”的特性,太极拳的韵味也就没有了。它的一些效果也是基于“武”的基础上的,只有保持这种特性它的效果才会更好,同时具有技击意识,对人的神经系统的训练也有积极效果。
↑上一篇:太极拳是一种状态 |
![]() |
↓下一篇:还太极拳的本来面目 |
电话:0871-63836818? 传真:0871-63836818 ? 地址:昆明市金马碧鸡商场广场B4区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98号 ? ? ? ? ?滇ICP备10200301号-2 技术支持:天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