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府内派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李正本文从一个项目,两个角度,三个目标,四个阶段,五个方面,六种心态来论述,太极拳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一、 太极拳:一项最好的养生运动
众所周知,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魂宝,有着几百年的历史,现在已风行世界,21世纪的一个新的重要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就是人类的生命科学,即人类在生存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要追求自身的健康长寿。于是养生学这个已在中国有几千年研究历史的学科,又被当代人提到了很重要的高度。而太极拳和养生有着秘不可分的联系,在中国的养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太极拳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二、 性命双修:从两个角度谈养生
中国的养生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养生不是简单的肢体锻炼,养生是“性命双修”。性是指心理、精神,“命”是指身体健康状态,“养生”既是对精神、心理状态的培养、育养、护养、提高涵养;又是对生命的爱护,要更好的生存、生长、生活。而太极拳则是无数养生功法中的出类拔萃者。它既有全面的养生理论,又有丰富多彩的功法、套路,更有显著的健身疗疾的效果。太极拳集养生文化之大成,通过独特的练习方法,外练形体,对身体形态进行锻炼;内炼心性,对精神心理进行修炼,形成了完整的太极拳养生文化体系。
三、 长寿、快乐、潇洒,养生的三个目标
养生的三个目标是:
1.追求生命时限的延长:长寿。
2.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快乐。
3.实现精神境界的升华:潇洒。
养生首先要追求的是生命时限的延长即长寿。而长寿的基础是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即要求身体内部的各个系统要正常运转,保持它应有的和谐状态。
在健康长寿的基础上,人们要追求生活的快乐,因为只有快乐的生活,长寿才有意义。
快乐的生活建立在人们对自身和客观环境正确的认识态度之上,有首歌唱的好,不管人生有多少忧愁都要潇洒走一回。因此,潇洒是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正确认识之后的生活态度。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研究如何去延长人的生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又在追求在延长人们生命的同时,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而提高生活质量的本身,在于人们精神境界的升华。因此,养生的最好体现是长寿,快乐,潇洒。
四、养生必须要经历的四个阶段
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必须要经历的四个阶段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炼精化气是养生的筑基阶段。“炼”是熔合。“化”是转变。“精”是指我们人类为了生存所摄入的大自然精华,例如:水、氧气、光和我们和的各类食物。“气”不是指呼吸之气,而是指我们身体内部的能量。所以“炼精化气”阶段,是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套路的锻炼,使我们身体内部的各个系统运转正常,能够把摄入的各种物质转化成我们身体内部的能量,这是完成性命双修的基础。
炼气化神:通过上一步的炼精化气,使我们更充足的获得能量。而当一个人身体能量充盈的时候,一定会表现在他的外在精神状态上。当一个人精力充沛,能量充足的时候,我们会说他神采飞扬,精神焕发,这就是炼气化神的效果。
炼神还虚:一个人精力充沛,神采飞扬的时候,他的各方面能力一定会随之增强,而能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具体工作效果去体会,因此,这里的虚是指由能量转化为能力。
炼虚合道:道是万事万物的规律,俗话讲“天不变,道亦不变”。即是指在宇宙中,相对于人类社会的许多自然界的规律是必须要遵循的,是不能违背的。相对于个人来讲,个人必须要服从于社会所规定的各种法律和规则。因此,一个人的身体炼好了,精神境界提高了,能力增强了,也要服从符合于天道和人道,否则会受到惩罚。
五、 养生使人们在五个方面得到提高
上面我们讲了太极拳是最好的养生之道,太极拳的外形动作柔和缓慢、舒展大方、往复折叠,在复杂的套路中追求身体的均匀,平衡协调,在长期的太极拳修炼中:1.稳定了心态;2.开阔了胸怀;3.开发了智力;4.提高了修养;5.强健了体魂。
当前,我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有一个好的心态,柔顺的性格,是一个在复杂的社会中生存,生活的必要条件。心态烦燥,性格鲁莽,往往会激化矛盾。有一付宽阔的胸怀较高的境界能宽容别人也宽容自己,少一些计较,才能作大事。睿智的头脑,灵活的处事方法,才能使人立于不败之地。深遂的修养,渊博的知识,才能被别人认可、尊重。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中保持充沛的精力。这些都是可以在长期研炼太极拳的过程中获得的。因此,太极拳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六、养生要修炼的六种心态
中国的养生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进入新世纪之后,“生命科学”又成了当代的热门学科,前面我们讲过了人们研究养生之道无非是要追求长寿、快乐、潇洒。“养”有“培养、护送、育养、涵养”的意思;“生”则包括了“生命、生存、生活、生长”的内涵。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和现代的生命科学,都强调了“阴阳平衡”的概念,在自然界一切都是在阴阳变化,平衡中发展,前进的。因此,中国的传统养生非常重视“性命双修”。在这里“性”是指人的心理状态,精神境界;“命”是指人的身体条件,外在表现。一个人良好的心理状态,较高的精神境界是健康长寿的基本条件。那么,人们应该具备哪些心理素质,才能应对当前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呢?
我认为至少具备以下六种心态:
1.仁慈善良之心;
2.欢喜安乐之心;
3.知足报恩之心;
4.和悦谦恭之心;
5.清静正觉之心;
6.求安退步之心。
下面把这六种心态作一个简单的解析:
1.仁慈善良之心:
天地间万事万物同生共长,只有仁慈、善良才能感动别人,才能同客观世界融合在一起。一个人要想养生长寿,必须要善待别人,善待生命。要爱护同类的生命,同时也要爱护自然界其它动植物的生命,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钢常中,忠、孝、仁、义都属于仁慈、善良的范畴。有的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或者不孝敬父母,背叛师长,抛弃朋友。这样的人心理一定是阴暗的,决不可能健康长寿。作人首先要有仁慈、善良之心,当你产生一个念头,说一句话,作一个件事的时候,首先要想到说这句话,作这件事会不会损害别人的利益。如果会损害别人的利益,就不要去作,不要去说,否则,你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和公众的反对。你可能会获得一时的利益,但你不孝敬父母,背叛了师长,抛弃了朋友,终究会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不会有快乐的生活。所以,别人对我有邪恶之心,我以善良之心对待;别人惹事生非,我息事宁人;别人害人,我帮助人;只有以仁慈、善良之心对人,才可以给自己带来安宁,带来一生一世的福分,才可能健康长寿。俗语讲积德,反之可能会遗患无穷。
2.知足安乐之心:
一个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自然更叠、关系复杂,会产生很多矛盾,很多烦恼。有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过着快乐的生活是正常人的追求。所以,千万年来有一个人们都探求的命题:说的实际一点,人活着是为了追求快乐。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不管是高官还是百姓,大家都在忙碌中追求着自己的快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快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烦恼和快乐是同时存在的,就看你自己如何去认识和对待。所以,古人曾经说过“要作快活人,且莫寻烦恼,烦恼和快乐,都是自家讨”。懂快乐,会享福的人他自然能享福。
所谓能享福即快乐的人他认为当前的生活很幸福,不会享福的人他意识不到自己身在福中,所谓“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的人总是去和好的比,去和比他强的人比,总觉得不如人。一个人在一生中没有不遭遇困难逆境的。在这个时候要正确认识它,一是要知足,二是要想到和看到还有许多不如你的人。过去有一句俗语讲:别人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的。这句话似乎很平谈,可笑,但是很有启发性。当你骑着一头驴在路上走,有人骑着高头大马从你身边奔驰而过,你觉得不如人家威风,但是往后边路边看一看,还有很多人在推车作苦力。你不是已经很好了吗?所以说安宁快乐是最大的幸福,要有一颗欢喜心。幸福感是正确认识自己当前的生存,生活状态而产生的。不要老去和那些比你强的人比,如果老和那些不如你的人比,你就会觉得自己已经是很幸福的了。因为你不可能是最好的,不可能是最强的,永远有好多比你强的人,正确的认识自己,心里没有仇恨,不发脾气,没有恼怒,每天都是轻松,快乐的生活,才能健康长寿。如果一味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人和事,就会增加很多烦恼和忧愁,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说知足常乐之心是建立在不争,满足的基础上。高高兴兴是一天,愁眉苦脸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高高兴兴过这一天呢?我们在工作之余,闲暇之时,练太极拳研究拳理、动作、有了些进步自己会高兴、快乐,和拳友们一起探讨、交流也会获得很多愉快,何乐而不为呢?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很快,各方面的诱惑也很多。人民生活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当中,会产生很多欲望,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由此而产生了很多的烦恼。一个人的烦恼不是因为他没有安居的场所,而是因为他没有安定的心态;不是没有足够使用的钱财,而是因为他内心的欲望没有止境。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和嗜好减少了,那么他的心态自然趋于平静。如果有一个安定的心态和易于满足的心情,他就会认为当前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福。知足者长乐,所以,有了知足安乐的心态,就可以减少很多烦恼,这是养生长寿必备的心理条件。太极拳的节奏缓慢、舒展、平静,久练太极拳可以使人的心态稳定,应对自如。
3.清静正觉之心:
清静是道教的基本概念之一,是道家养生修行所必须遵行的修持方法和处世态度。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修道必须收心,而收心的关键在于“守静去欲”。修身养性就要“清其心源,静其气海”,做到“内观于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最后达到六欲不起,空无了悟的境界。因此,道家把清静作为身心修养和治国安民的法则。所谓正觉则是在清静中正确认识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在我们现代人中,很多烦恼产生于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和妄想。许多人做事、想事都是进了一步,欲望无穷无尽。当然我们不反对大家在现代社会中参与竞争,树立进取之心。然而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正确的认识现实,正确认识你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所具备的条件。一个人要有上进心,有自己的追求。但是更要有自知之明,这一点尤其重要。如果没有自知之明缺少客观环境和自身条件的正确认识,那么,你的理想就会成为妄想,就很难实现。很多人在前进路上功亏一篑,就在于他没有自知之明,没有觉悟到可以适可而止了,应该激流勇退了。所以有一个对自己各方面条件的正确判断和认识,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去做适当的事情,不要去做那些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这一点只有在静下来后,才能正确的思考、觉悟。
4.和悦宽厚之心
和悦就是和颜悦色,宽厚就是宽宏大量,厚道实在。一个人的心思是和悦的,他的面目表情就非常的自然、和蔼可亲、胸中充满了无限的欢乐。对人对事宽宏大量,厚道实在不斤斤计较。别人就喜欢和你打交道,同时也会对你充满热情。如果整天板着一付面孔,别人不敢接近你,你对别人要求非常刻薄,别人在心里就会非常忌恨你。这样,就不会有好的人际关系,就会生活在一个非常孤独的世界里,对身心健康都不好。
所以,以和悦宽厚之心待人非常重要,要善待别人,容忍别人的缺点,原谅别人的错误,这样才会有朋友,另外,我们在生活当中会遇到很多矛盾,很多挫折和失败,可能会着急生气。那么,和悦宽厚的心态会让我们以谦逊的心情去接受。自己无力扭转的事情就让它去自然的发展,对待自己已经做错了的事情,也不要去过分的自责,后悔。事情已经过去了,再懊恼,再追究也无济于事。所以我们也要宽厚的对待自己。
讨厌别人的恶毒攻击就不要去听,很多人可能会对自己有一些意见,一些看法。有人当面批评指责,有人背后诽谤、攻击或者有其它的闲言碎语。对这样事情的反应就是不听或者听了不要去想。要做到左耳入右耳出。当然别人说的对,我们要接受。别人犯了错误也不要太计较,对人的要求不要太刻薄要宽容。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事,如果是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硬要去做,就会产生急燥和忧虑,做不好就会有烦恼。影响你的健康,同时不要去计较别人的错误,你生气是因为别人犯了错误,所以,我们绝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样得不偿失。因此,有一颗和悦宽厚之心,应该说是养生、健身所需的正确的心理状态。
5.谦恭报恩之心
谦逊、恭敬是获得别人尊重的重要做法。一个人不管有多大本事,都不可傲慢无理、怠慢一切。同时对于别人给于自己的帮助和支持不可忘记。中国有句老话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现代社会中很多人急功近利,只是向父母、朋友、单位、社会索取,不懂得回报。总抱怨自己的处境差不如别人不去想你自己现在的生活,已经是很多人、包括整个社会给予的了。自己不去努力,不满足,更不懂得报恩。这样的人永远生活在社会和大众的对立面。
6.求安退步之心
“求安退步”,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消极,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提倡积极进步,敢于竞争,这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做的一切首先要在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如果自身的“安全”都没有保障,只是凭着赌一把的心态去蛮干,成功的机率很少。于是适当的时候就要以退为进,后退一步自然宽。明白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前面讲过的安宁、清静、和悦、宽厚、谦恭等都是指自身的状态,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我们的工作生活首先要有一个安全的客观环境,自身有了安全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自己的生活工作环境都存在着危险或不可知的前景,就可能会产生或激化矛盾。这时做事是不安稳的,心里也没底,而更危险的是你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人生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产生矛盾,纠纷或重大问题的关键时刻,如果处理不好,激化了矛盾或者错走了一步,就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有些会不可弥补造成终生遗憾。在这个时候为了自己的安全主动的后退一步,留有余地,俗语讲“后退一步自然宽”,
就会使自己由被动变为主动。过去有一首诗说的好“手把秧苗插野田,低头才见水中天,顺其自然方为道,后退才知是向前”。它很形象的讲了人生的一个道理。人不能只是挺胸抬头往前,觉得自己了不起,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好理解,但是天外有天,就是要你低头的时候看到水中的天。道讲的就是自然无为,该低头的时候要低头,该退步的时候要退步,退是为了更好的进,插秧是退着走,而实际上是向前走,这也是前人几千年总结的人生道理。于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便成了警示人们盲目蛮干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