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健身祛病效果是不容置疑的,然而,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却收效甚微,致使他们对太极拳产生了怀疑,甚至放弃了太极拳运动。下面,就如何提高太极拳的健身祛病效果谈些个人体会,供拳友们参考:
一 、太极拳健身祛病机理与特点
1、太极拳健身祛病机理
太极拳是武术拳技与气功原理的有机组合,太极拳练好了,就是气功,打太极拳就等于练气功中的“动功”。太极拳作为有氧代谢运动,它强度适中、节奏分明、连绵流畅,加之意念导引、精神专注、动静结合,松静自然,以及吐纳调息,呼吸深、细、匀、长等,因而加强了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防御功能。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就是通过太极拳的锻炼,使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精、气、血、津液、神、智等生命指标参量达到内在的和谐平衡及自身与自然界外在的和谐平衡,使人进行生理、心理、病理的自我调控、自我修复,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2、太极拳健身祛病特点
太极拳的强身健体以及对慢性疾病的康复治疗作用,归纳起来有两个显著特点,即:“整体性” 和“全面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太极拳健身及医疗康复作用,是整体把握生命机能,注重“生命之树”的培基固本,增益正气(维系生命的能量),而不是针对某些具体疾病或某个局部起作用的特殊疗法。太极拳是从整体上发挥作用,通过锻炼强化和旺盛生命机能,使之自我调控、对疾病进行自我修复,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太极拳健身是一种“整体疗法”。
所谓全面性,是指太极拳的医疗康复作用十分广泛。对人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感觉系统的许多慢性疾病都有防治效果。而且还能增高减肥、健美身形、美容黑发、延缓衰老,同时还能平和心态、振奋精神、消除抑郁、开朗性格。它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疾病都有康复治疗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性命双修”。所以很多学者把太极拳健身说成是“全科治疗”
二、提高太极拳对慢性疾病治疗效果的要求
1、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在习练太极拳时,要具有良好的“心态”,这是提高太极拳健身祛病效果的一个先决条件。所谓良好的心态,就是对太极拳治病健身作用要有一个正确而又客观的认识。这主要体现“三心”上:
对太极拳要有信心。太极拳治病健身效果是通过实践检验的,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对于每个太极拳习练者,不论出至什么目的,都要相信太极拳、敬畏太极拳,对太极拳要充满信心。如果抱着怀疑或者是漫不经心的态度就很难收到良好效果。古人讲“心诚则灵”,心不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对太极拳还要有个平常心。所谓平常心就是对太极拳要有客观的认识,既不能神化太极拳,刻意夸大太极拳的健身治病的效果,把太极拳看成无所不能、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用办医院了,就开武馆吧!同时也不能把太极拳看成是毫无价值的自欺欺人的“愚人运动”,如果那样,全世界就不会有几亿人在习练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有氧运动,它对提高人的机体免疫力,增益健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对一些慢性疾病也有很好的辅助疗效,但是这种效果的显现是一个渐进过程,通过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变化。所以,习练太极拳要避免急于求成、拳到病除的急躁心态,要循序渐进,要有一个耐心平和的心态,也就是“平常心”。
练好太极拳还要有恒心。太极拳是一种身心锻炼,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运动,这种运动是无止境的。古往今来,没有一位太极拳大师敢说自己太极拳功夫圆满了学到头了。因为,随着你的功夫的不断增长,你的身心状态也会不断地发生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境界,进入更高的层次。而且有些习练太极拳所达到的高层次、高境界,是非常奇妙的,是语言无法表述的。所以,太极功夫就应了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严格的讲,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健康只是相对而言,因为人是个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的生命体。阴阳的平衡也是一个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可能随时遭到破坏,又可能通过自身的调空系统不断的调整,又逐渐趋于平衡。所以,太极拳就是协助人们自我调整、自我修复的手段和措施。那么,我们练太极拳就要就要持之以恒,只记耕耘不计收获,长久地坚持下去,就象吃饭、喝水、睡觉一样,作为维系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的之一,伴随生命的全过程。
只要具备了信心、恒心、平常心这样良好的心态,就为提高太极拳对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
2、专一练功不要朝秦暮楚见异思迁
很多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总想找一个治病快疗效好的太极拳种或功法套路。所以,他们不专一经常变换拳种套路。见异思迁,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新套路上了,结果分心劳神很难收到治病效果。其实,任何一个太极拳拳种、任何一个套路治病健身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关键是要能静下心来,排除杂念排除干扰,专心致志的练功才能收到效果。
中老年人打拳练功主要是为治疗慢性疾病,不是为了比赛和表演,所以习练太极拳不要过分地追求套路和动作的高、难、新、美,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选择一两个适合自己的套路,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太极拳治疗效果必须掌握的要领
太极拳是大脑支配下的意、气、形三位一体的综合运动,是肢体运动配合意念(意识)、调息(呼吸)来完成的。从这个意义说太极拳就是气功,打太极拳就等于练气功中的“动功”。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健身运动的标志,也是太极拳具有很好健身祛病效果的决定因素。所以,太极先师归纳出“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 “心行意、意行气、气运身”,“调息胜调身、养气得黄金”。在太极拳运动中,“意”和“气”为之“体”,形体运动为之“用”。现在很多习练者往往过分注重太极拳形体运动和拳架的外在之“形”,忽视了太极拳的内在“意” 和“ 气”,这就犹如“丢了西瓜捡芝麻”。因此,提高太极拳治疗效果,就要重点发挥“意”、“气”的特殊作用。
1、习练太极拳时要做到“松”、“静”、“自然”
“松”、“静”、“自然”是气功的基本要求,也是习练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松”就是放松,它包括形体放松、内脏放松和精神放松三个方面。形体放松好理解,是指身体百骸、骨骼肌肉的放松,不崩不僵。内脏放松是指胸腔腹腔中的各种脏器(五脏六腑)的放松,要求重心下移气沉丹田,就好像把五脏六腑下沉到小腹中。精神放松是指心意平和、心情平静。
“静”是指心绪安宁静谧,思绪专注没有杂念,是一种高级的意识运动。要求心静似水神志专一,排除杂念,弱化对外界信息的反映的忘我状态。
“自然”是指的人的肢体姿态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不勉强的,按照肢体的生理结构运动规律运作,人的心绪精神状态不受外界干预,平和自然抱朴归真。
松、静、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只有全面放松下来,才能入静,放松入静才能平和自然。
2、注重“调息”
调息是指在打太极拳过程中对呼吸的调节和配合。总的要求是深、细、匀、长、顺、静、柔、缓。
深,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头,使胸腔及腹腔舒张和收缩到位;细,就是呼吸轻稳,不能粗猛; 匀,就是呼吸要均匀,不能时而急促时而平缓,呼出和吸入的气流量要平均,不能时而多时而少;长,就是呼吸的时间要放慢拉长,吸气和呼气之间的暂短停止称之“屏”,呼气和吸气之间的暂短停止称之“息”,要有意识地延长“屏”和“息”的时间。
气功的调息有很多方法,我们打太极拳时以自然呼吸为主即可,但要做到深、细、匀、长,同时要配合动作,当上肢动作向肢体的自身方向运动时要吸取,向身体外运动时要呼气;身体向上起浮时要吸气,身体向下沉时要呼气
3、主动运用“意识”做到“形”、“意”结合
“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是太极拳的基本原则,是练好太极拳至关重要的一环。
“意识”也就是意念,更直白地说就是“想”,所谓“形意结合”就是太极拳的形体动作要和意念想象相配合。意念配合可分为两种想象形式,即:整体意念想象、动作意念想象。
整体意念想象:就是想象自己整个身体置于特定的环境(幻境)当中,去感受体悟。这种想象首先要建立在身心上的“松”、“ 静”、“ 自然”,然后弱化对外界信息的反映,使大脑进入虚灵忘我状态。想象的意境没有统一模式,可以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心智取向来决定,但通常想象的是:高大、虚无、通透、轻柔、漂浮 。所谓高大,就是想象在清纯的宇宙中自己身躯顶天立地巍峨高大。所谓虚无,就是周围环境乃至宇宙都是无形无相的虚无空间,也可以想象自己也是虚无的。通透,就是的身躯肢体是透明的。所谓轻柔、漂浮,就是想自己身躯似云又似雾虚无缥缈。整体想象可以把几种意境组合在一起,这样效果会更好。
动作意念想象:动作意念想象可分为动作想象和动作体悟。动作想象就是在打拳过程中,把动作加以一定的内在含义。如云手时,想象巨大的双臂在搅动着宇宙太空或者是在翻江倒海。在做揽雀尾,双手下捋时,要想象把一道彩虹从天边牵引下来。搂膝拗步时,往前推掌就想象把巨大的气流推向遥远的天的。动作体悟就是,注意力(意念)跟随动作的力点走,同时要体会动作时肢体的内在变化。如在做左搂膝拗步时,意念要在左手上,当左手搂膝要结束时,意念马上转到前推的右手上。在做棚手或倒卷肱等动作时,意念跟随手臂运行变化,就会感到两手有抽拉或相吸相斥的感觉。
四、提高太极拳治疗效果的几项特殊练功方法
1、气感强的动作可以重复多次
“气感”是指通过练气功或打太极拳使体内的气充足后,带来的精神上和肢体上的变化。气感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得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是: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全身轻松,有时感觉身躯巍峨高大或身体虚化消失,有的感觉体内有热流窜动,有的肢体特别是手臂感觉到胀、麻、沉、痛,动作有阻力象在划水,打拳时有抽拉的感觉尤其是双手时而相吸时而相斥,劳宫、百会、印堂、命门、关元、大椎等穴位有热胀跳动的感觉等等
在打太极拳时,你会感到有些招式(动作)气感强一些,有些动作气感不太明显。通常上肢动作的气感强于下肢动作;掌的动作气感强于拳、勾的动作;舒缓的动作气感强于剧烈动作;轻柔的动作气感强于发力动作(所以打拳时要用意不用力)。一般来讲,云手、搂膝拗步,倒卷肱、提手、闪通背、揽雀尾、白鹤亮翅等招式(动作)气感都是很明显的。如果不是集体打拳的话,对于气感明显的动作可以重复的做,还可以把一些气感明显的动作提炼出来单独练长时间的练。本人在练功实践中,体会到太极拳打得时间越长,速度越慢对气的感觉越明显。另外,打拳练气时,不要追求动作的高难,如:蹬脚、分脚,在你的功力范围之内最好留一点余力,过分追求动作规格的高难,气感反而不强了。对有些动作不能过高要求,要适度,这就靠平时摸索掌握。
2、向病灶凝意聚气施加良性信息
把患有疾病的部位作为太极拳开会聚气“标的”,灌输良性信息。比如,冠心病患者,打拳时在放松入静后,把意念集中在心脏部位,可以想心脏的病灶消除了,功能增强了,心脏恢复正常了。同时还要配合动作,如云手时,就想象把心脏的病气云摆出去了。搂膝拗步的楼手推掌动作,就想在向心脏推气或想象用手推着心脏在运动。不论什么病都可以这样做,这是通过实践验证的一种很好很有效果的方法。
3、“意”练太极“神”打拳
这里的“意”、“神”是指意念、思维,即人的意识活动。所谓的“意”练太极“神”打拳,就是不用身体实际练,只用大脑想太极拳的套路,回忆打拳的具体过程。古人称其为“神练”“意练”,一些拳友形象地比喻为“过电影”。一些患有比较严重慢性病的中老年拳友通过“意”练太极“神”打拳,都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意”练太极“神”打拳,就是忽略太极拳的三维空间运动,而专一在意识空间里进行太极拳运动。
4、“形”不到位“意”到位
套路是太极拳的表现形式,是武林前辈和专家学者按照太极拳的内在规律编创的。然而,一些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柔韧性、协调性、体能都很差,腰弯不下、腿抬不起来又扑不下去,按套路要求很难做到。这种情况下,就要量力而行,在自身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来完成套路。比如拍脚动作,脚抬不起来可以用手拍大腿,扑步下不去可以用弓步代替。形体动作不到位无妨,关键是意念要到位就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刻意追求动作的标准化,结果分散精力反而效果不好。
体弱的拳友,站着打拳久了坚持不住,也可以坐在凳子上打拳。
以上是如何提高太极拳的健身祛病效果的个人体会,供拳友们参考。同时还要指出:虽然太极拳治疗慢性病的效果是很好的,但他不是万能的,不能放弃必要的药物治疗。症状比较轻的慢性病可以不用药,比较重的慢性病配合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这一点广大拳友必须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