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养生原理---柔
从生理角度看,人有四肢和关节,自然就有活动四肢和关节的需要。所以,当我们说太极拳具备“流水不腐,户枢不朽”的养生效应时,其实我们并没针对性地说明太极拳养生的玄机。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太极拳养生的元素呢?那就让我们从“柔”的概念来看看太极拳的养生效应吧。
打太极拳要用柔吗
一般人都有一个共识,太极拳具备“柔”的性质。亦因为太极拳有柔的性质,许多人以为,太极拳的养生原理就从柔中来。不错,这个讲法来由自然有,且能引经据典。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又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等等,都反映了“柔”是被推崇的一面,“刚”则是被舍弃的一方。于是,我们练太极拳就要“取柔弃刚”。但用“柔”来演练,又如何能收养生之效果呢?
虽然老子说“柔能胜刚”,“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但我们或许也可以这样反问:咦!李老哥,你不是说刚与柔是现象界“二”的两大元素吗?(见“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若刚与柔平起平坐,相互生魁,为你又说“柔”比“刚”优胜呢?太极图中的黑白二鱼不是半斤八两吗?不见得白比黑多,柔比刚强啊!
原来,老子有一条由道创生万物的理路,当中显示了“柔”的高度价值,那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可作太极解,“二”是天地或阴阳,“三”是“冲和之气”。进而言之,“一”与“三”亦相同,太极未动为“一”,太极动则为“三”。当我们讲现象,就是“三”以后的事。每落于现象的一切东西,都有二元性质,即有“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也暗示刚柔互济互用,在这层次,刚与柔当无孰高孰低之说。
不过,老子所讲“柔能胜刚”的“柔”,指的是“冲和气”的“柔”,而不是落于二元对待的“柔”。万物从“三”出,故作为“三”的“冲和气”,必然高于万物所具刚柔属性中的刚或柔。“冲和气”是宇宙本源在衍生形质万物过程中的第一层“气态”。老子所要求的是这种本源之气,称为“元气”。所以老子要我们“复归于婴儿”。
太极拳要打出“柔”,就是要我们把动作提升到一个境界,即太极境界。它有着冲和气之柔。由这里开始,我们便有可能踏进养生之门。因为太极或“冲和气”是造化生命之源。
柔能产生防疾的荷尔蒙
我们疾病的来源,或多或少是由情志因素引起的。中医说,七情六欲是疾病之源。还指出,“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七情所伤者是体内气机的紊乱,失去柔和之常态。香港人生活繁忙,工作压力大,工作量过度,形躯疲惫而睡眠不足,烟酒过多,或暴饮暴食,加上缺乏运动,大多是伤肝伤肾的形态。当中,生活的紧张和压力,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
当我们发怒时,会产生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当我们惊恐忧虑时,会分泌肾上腺素(adrenalin)。本来,体内产生这些荷尔蒙,对生存有特定的意义。、例如,当我们在郊野看到一条蛇,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整个身体有关与蛇作战的官能得到唤醒,诸如交感神经亢奋,大脑出现β波,心跳急促、肌肉紧张、呼吸加快、活性氧增加和专注力加强等一系列的作战准备。不过,今天,这些肾上腺素的出现,不再是原始社会为求生存而白保的当下,而是发生在办公室政治和忧柴忧米的生活压力之中。人先天就有一个免疫机制,只是在超过正常的负荷下,这个机制将无能为力。一般程度的压力,我们在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之余,也同时会诱发血清素(serotonin)的出现,予以平衡。但日积月累的工作压力,生活的无奈与沉重的精神负担,这些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将变成体内囤积的毒素,成为摧毁生命的计时炸弹。
习练太极拳时,我们把柔的概念加入动作之中,便能为身体提供一个舒缓神经的空间。神经得到松弼冲和之气充满整个身体,其实就是引领身体瑚个相对正常、或使免疫系统恢复的机制之中。三下分钟的缓慢柔和的太极拳演练,将会把大脑紧张的神经静化,副交感神经得到作用,血压降低、肌肉松弛、呼吸深长、α波(或低至θ波)主导,大脑分泌出脑内吗啡系荷尔蒙(enkephal in及β—endor—phin),活性氧减少,从而消除或防治因精神压力引起的顽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