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
譬如一个碗,有人认为所谓的碗就是实的碗壁,这样的理解根本就是一种错误了。一个完整的碗是由实的碗壁和碗中的虚无部分共同组成的,碗中的虚无部分和实的碗壁一样必不可少,而且以老子和王弼等贵无学派看来,这虚无部分远比实的碗壁要重要。就是说实是虚有用的条件,而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虚无的部分。正是这种虚无结合,而以虚无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老子的无为思想的基础。
很多人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只躺在那儿睡大觉。但是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误解。 “无力”决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只做那属于碗壁的部分。只要把碗壁部分做好了,不多做一点,也不少做一点,然后你才可以躺在那儿睡大觉。你若是少做了一点,碗就会漏水;你若是多做了一点,你就是用实的部分把虚无部分填满,此时,这个碗还盛得了水吗?完全填满了,不但盛不了水,而且根本不能算是碗了,只不过是一块瓷块而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老子的无为思想影响更大,可以说无力思想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风格。在国画中有一种基本的技巧叫做“留白”,这一点最能体现老子的无为思想了。一张白纸,可以说是个虚无,但是画家在上面略点几笔,虚无部分就马上会变成画中最有意义、最不可少的部分。在此,画家的工作正是只完成碗壁的部分,正是无为。
大道其理相通。太极拳也是一样。
碗壁为实(体),可喻为太极拳理论、要求(规矩)。碗内的空间为虚(用),可喻为太极拳的技术、方法。这是个体用关系,碗壁为体,中虚为用。碗壁如同拳架,它还只是个表象,关键是这个拳架的功用,通过这个拳架来实现的效果。拳架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功夫高级了,不看拳架,看神气。
不同阶段用不同的碗,才不浪费。未入门时就整日研究《周易》《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对太极拳入门指导没大用。这个时候要做“太极拳要领”这个小碗,入门后要做《太极拳论》等太极拳经典理论这只中碗,登堂入室就要做《孙子兵法》《周易》《道德经》等理论这样的大碗。
↑上一篇:太极拳哲理与太极拳 |
![]() |
↓下一篇:太极拳真探 |
电话:0871-63836818? 传真:0871-63836818 ? 地址:昆明市金马碧鸡商场广场B4区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98号 ? ? ? ? ?滇ICP备10200301号-2 技术支持:天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