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传真:
联系人:曾老师
手机:13769171698
地址:昆明市金马碧鸡金碧商场广场B4区
协会位置
点击查看大图
协会动态
学员心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陈氏太极拳谱 >> 太极拳的放松陈氏太极拳谱
太极拳的放松

打太极拳不仅可以消除疲劳增进新陈代谢技能、畅通筋络、缓解衰老过程,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还可以提高我们在太极拳种的技击水平。可是打太极拳如何放松?又何以谓之松?这都是诸多习拳者所关注的一个话题。

太极拳的放松是什么?考论太极拳前辈的经典拳论可知其要求,如若练拳能做到肢体柔顺不僵滞,呼吸顺畅而不短促,面容安详而不紧张,动作和谐而不参差,那就初步达到了放松。如果是在练习过程中肢体僵滞、呼吸短促、面部紧张、动作参差、不能周身一家,那就是还没有做到放松。

  练习太极拳要“动静相兼”,要用心意指导动作,“意在动先”,因此,得从“心静体松”入手。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先生提出练太极拳要“身虽动,心贵静”。其传人李亦畬先生在《五字诀》中进一步阐明“心不静则不专(不能专心致志),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心静则不妄动,而后能定(精神专注,目的明确),定而后能安(体态自然,从容不迫),安而后能虑,(潜心研求),虑而后能得,心里有拳,才能有收获。练拳如果心烦意乱,必然神情紧张,呼吸短促,进退失据。吴殳在《手臂录》中说:“用技易,治心难……能治心者,心不妄动,才能专心练拳,专心对敌。”练太极拳欲求放松,要在心静上多下功夫,练拳起势前,先静心站立片刻,俟心静,呼吸顺畅后再开始练拳,就易做到放松。

   练太极拳务必要身法正确,从整体上说,要正确地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撑”。具体地说,要做到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分清虚实。太极拳史论家徐震先生在《太极拳发微》中强调练太极拳要身法合度,如此“于弁搏(技击)养生咸可得效矣!”

  武禹襄说的身法要领,基本上是按我国传统道德对人们的要求而制订的,其核心要领是“中正安舒”,内心要求是“心静气稳”,二者咸备,练拳就易做到放松。

  在诸多身法要领中,如从放松角度着眼,首先要松腹。《十三势行功歌》云:“腹内松静气腾然”,腹内松静不紧张、不挺腹、不憋气,有益于周身放松。其次,两肩两胯要放松。松胯的窍要是收尾闾(尾闾正中)和裹裆。能松胯则回旋便利,有益腰部折叠运化,松肩的窍要是肩关节舒展放松,不上耸,不下沉,肩骨微向前合,后骨缝微开。肩松则臂活,以利灵活运化。身躯主干要做好提顶吊裆、涵胸拔背和尾闾正中。提顶和拔背相结合,可使脊椎上下相撑,节节松开,尾闾下垂。

  拳势规范,动作才能符合太极拳理。如果动作参差不齐,不能周身一家,内外相合,其拳势一定不规范。武禹襄先生在《十三势说略》中指出练太极拳最易出现的弊病是“缺陷”(指拳势)、“凹凸”(指身法)和“断续”(指运作)。拳势如有缺陷,就不能端正圆满。身法如有凹凸,躯干易低头弯腰突臀,后仰挺胸腆腹。上肢耸肩仰肘;下肢弓步时前膝过屈或不及、后膝过弯或挺直;拳势运行不能一气贯串连绵不绝,断断续续。如有这些弊病,一定会影响放松。

欲要拳势规范,根据前人经验,开始学太极拳要慢,学好一势再学一势,不可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身法要中正,拳势要规矩,动作要自然,幅度要大一些。拳势运作徐缓,中正,大度,周身肌肉则易松沉,有助于把关节韧带拉开,动作圆润自然,气度轩昂,呼吸深细,气沉丹田。练拳要求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由松入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

打太极拳是有阶段性的。太极拳的放松也同样是有阶段性的。在初学太极拳是,由于对动作的不熟练、身法欠佳、肢体僵滞,这些原因不可放松,但是必然的。到了一定阶段之后,身法正确了,动作也规范了,全是运作熟练之后,自不而然也就渐渐放松了。武派太极拳名家郝月如先生说:练太极拳要“懂规矩,守规矩,脱规矩,合规矩”,阐释了练太极拳的阶段性,其中也包含着放松的阶段性。

 

↑上一篇: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太极拳
↓下一篇:太极拳拳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