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拳全凭心意用功,运化全在一心之中。古人认为: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五官百骸无不听命于心,并以“心意君来骨肉臣”作形象比喻。按现代运动学的观点.全身神经系统皆受大脑中枢神经的指挥。习拳练功或推手较技时,心有所感,意必致动,就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司令部”,接到各感官系统传来的“信息”,在一瞬间作出判断、处理,并将结果(指令)通过神经系统迅速地传导到各运动部位而作出相应的反应。故而有:心意一动则全体皆动,心神一静则全体官骸无一不静;心神放松则周身内外皆放松,心神紧张则筋肉皮骨无不紧张;心想开合则四肢全体皆开合;心意缠绕则浑身上下无不缠绕;心气一下则全体之气无不俱下;心中意思轻轻领起来,则顶劲虚领,上自百会、下贯长强,中气一线穿成;心劲一发则筋脉骨节无不随从,掤、撮、挤、按皆随。心意而为,探、捌、肘、靠皆随心所欲;心想前、后、左、右、中,则有进、退、顾、盼、定之五行。概言之,外形动作、神态、气势的变化,其实是内部心神意气的外在表现。所以,拳经云:“运用在心,此是真诀”。
太极拳是意气神形的运动,既练意又练气,既练神又练形,既练太极之形又练太极之气。意气神形须合一,以意行气是法则。太极拳的练气就是在大脑意识的指挥下,通过动静、开合、出入、循环的意识运动,把体内之气调动、聚集、充实起来,使气血通畅旺盛,营卫周身内外。太极拳的练意就是使大脑处于相对入静的状态,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能力得到最佳调节,更趋稳定、协调、完整和专一,“令必行,行必果”,以助内气的调动、聚集和充实,心神合一、神气合一、心肾合一,培养和壮大人身三宝精、气、神,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修炼后天培补先天。
以意行气,气随意行,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在意则灵,此乃关键。要用意想着练,用意想着运,切莫想着气如何行,更不能追求气怎样运。中和之充于肌肤,骨节开张而使内气敛于骨髓,由柔顺而渐入沉着,周身形成富有弹性的掤劲,外柔而内刚。所以,以意行气心为主的要领是太极拳运动的运行法则。气,随意所至,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当练到功形圆满时,凌神于天门则身轻如羽,凝神于地户则沉重如山,注神于气海则可得其中和之道。以意行气意在神,气随意行任自然。
太极拳在以意行气的同时,又强调用意不用力。好多学者对此会产生矛盾,想不清楚、弄不明白,到底要怎么样才算是用意不用力呢?其实不必很在意,要慢慢领会其内涵。
用意不用力的锻炼,一则能逐渐去掉本身原有的硬力僵劲,使全身筋、皮、肉、骨、肌、腱、韧带尽可能地得到放松、松开、伸拔、拉长和舒展;同时,由于伸筋拔骨而使内气通于经络,筋肉离骨而使内气充于肌肤,骨节开张而使内气敛于骨髓,由柔顺而渐入沉着,周身形成富有弹性的掤劲,外柔而内刚。所以,以意行气心为主的要领是太极拳运动的运行法则。
↑上一篇:太极刚柔 |
![]() |
↓下一篇:太极拳中的中正不偏 |
电话:0871-63836818? 传真:0871-63836818 ? 地址:昆明市金马碧鸡商场广场B4区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98号 ? ? ? ? ?滇ICP备10200301号-2 技术支持:天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