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论分解: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随曲就伸,无过不及。
凡有几年拳龄的人,都知道“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说法。在学拳过程中常听拳师讲此话,也曾听资深拳家说过,但如何分,怎样去合,能讲透者寥寥。
太极拳讲究身形手势,“动则分”的拳理极为科学,避免了双重之病。
《十三势行功心解》云:“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盘拳有虚实手,虚实手是分着的。不能左右手同时化、拿、发、打,向左采对方,其意向右,否则双重,大家可以演练。
拳人身上有三大病:缺陷、凹凸、断续。手上有四大病:顶、偏、丢、抗。在推手当中要十分注意勿犯太极病。如果对方身上出现缺陷之病,一定要将对方填实,他凹,我伸,将他凹进的一块填实,占领他的“领地”,制敌于死地。发放、打击对方时,手不可着力,轻轻扶着他,由脚下变动。俗称太极无手,有手不是太极拳,就是这个理儿。
“动之则分”在每个拳势中多有体现,以八十三式拳为例,起势4动,揽雀尾8动,斜单鞭2动。单动为阴,双动为阳。此势结束为阳,接下一动为阴,动与动之间是阳与阴或阴与阳之变转。拳论《十三势歌诀》云“变转虚实须留意”,提示我们在势与势接头的当口(学术名称为变转,变是动,是变化),一定要分,动之则分。怎么分,细说,指尖与指根分,指根与掌分,掌与肘分,肘与肩分,也含指与肩分,手与脚上下分,脚与膝分……总体上是腰为主宰,腰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动之则分,从腰分,腰是坐标点,上松到手,下松到脚,全身都开了。动分腰不好求,要在练拳中慢慢体会。理论上要先认识到动则正体松腰;实践时,每次练拳,一势练完再练下一势的接头,先松一次腰,天长日久,定能找到动之则分的感觉。
“静之则合”以拳论解释合,就是“完整一气”。盘拳阳变阴有一瞬间的“实中实”,所谓“实中实”是在阳动结束、阴动起始的瞬间变转之前,再实一次,也就是阳动手引脚到终点,手再引脚,是手脚的意念舒展,手为l脚为2。这是周身瞬间的完整一气,神、意、气、躯干肢体短暂的整体内外相合。在技击运用时,合为周身肢体的短暂的完整一气,是高层次的浑圆一体。与对方的接触部位, “粘连黏随不丢顶”最忌主动、妄动,一丝一毫的主动、妄动也会破坏周身整体的完整一气,所谓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练家一定要注意这精妙之处。
体用结合,“过犹不及”,特别是每天盘拳,弓步时膝不可过大趾甲根,也不可不及,“三尖相对”为准确,不及受制,过亦被动,且伤膝。在技击中最能显现过犹不及之病,也就是周身手脚凹凸、缺陷之病。欲避此病,平时练拳修炼加以注意,按规矩练拳,循规蹈矩,别无他法。
↑上一篇:太极拳论解析三 |
↓下一篇:太极拳论解析一 |
电话:0871-63836818? 传真:0871-63836818 ? 地址:昆明市金马碧鸡商场广场B4区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598号 ? ? ? ? ?滇ICP备10200301号-2 技术支持:天人网络